陈君如叶轻舟小说(叶轻舟陈君如)前文+全本完整阅读预售作品抢先看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 >

陈君如叶轻舟小说(叶轻舟陈君如)前文+全本完整阅读预售作品抢先看

陈君如叶轻舟小说(叶轻舟陈君如)前文+全本完整阅读预售作品抢先看

陈君如叶轻舟小说(叶轻舟陈君如)前文+全本完整阅读预售作品抢先看

陈君如
状态:连载中 来源:网络 分类:玄幻
更新时间: 2025-05-12 10:29
小说详情 全文阅读
简介:

他浅浅微笑,略带羞涩,一脸纯真阳光,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,怎么都没办法跟杀人凶手联系起来,真让人怀疑是不是编辑放了错图片。我拿出手机,调出阿四的那张合影,把陈家华的脸放大到屏幕中间。虽然翻拍的照片画质很渣,但还是能够一眼看出,这个张弛就是彼时的陈家华。唯一的不同就是眼神,一个纯真阳光,一个忐忑忧郁。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眼中的光没了。我往前翻到社会版,找到了相关报道:

精彩节选

  那是陈家华!准确地说,是1996年的陈家华!出现在通缉令上!
  这到底怎么回事?我大脑一片空白,只剩下一颗心脏砰砰直跳,仿佛要从嘴巴跳将出来。我用手按住胸口,试图安抚过分活跃的心脏。心想如果此时给我一杯烈酒加感冒药,我肯定要当场毙命。
  深吸三口气后,我冷静下来,把通缉令看完:
  悬赏通告
  张弛(身份证号:411xxx19730323xxxx),户籍地址:巩城沟赵村张庄村民组。身高1.80米左右,长型方脸,中等身材,操巩城口音。
  经侦查,该张弛涉嫌一起故意杀人案,现在逃。请社会各界踊跃提供线索,对缉捕有功的单位及个人,提供3000元人民币奖励,同时对提供线索者予以保密。
  联系人:万警官
  联系电话:0776-110xxx
  嫌疑人样貌如图所示:
  通缉令上的照片是一张黑白证件照。那人很年轻,剑眉星目,身着深色确良衬衫;头发四六分,卷发垂在前额;眉毛很粗,眼睛大大的,眼角略往下垂;鼻梁高挺,五官周正,唯一不足的是鼻孔有点大。
  他浅浅微笑,略带羞涩,一脸纯真阳光,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,怎么都没办法跟杀人凶手联系起来,真让人怀疑是不是编辑放了错图片。
  我拿出手机,调出阿四的那张合影,把陈家华的脸放大到屏幕中间。虽然翻拍的照片画质很渣,但还是能够一眼看出,这个张弛就是彼时的陈家华。唯一的不同就是眼神,一个纯真阳光,一个忐忑忧郁。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眼中的光没了。
  我往前翻到社会版,找到了相关报道:
  知名教师竟是他杀 嫌疑人潜逃在外
  大学生纠缠少妇不成 杀夫泄愤
  本报7月13日讯:近日,知名教师身亡案有了进一步进展。经警方查明,上个月被发现家中意外死亡的教师吴某,系他杀所致。犯罪嫌疑人为楼下住户,觊觎吴妻不成,痛下杀手。
  7月5日,本市某重点中学知名教师吴某被发现家中死亡,为饮酒后服用抗生素引发药物反应所致。该事件一度被认为是意外身亡。但今日记者从公安部门了解到,该案件为他杀,死因确为大量饮酒后服用抗生素。然而,警方在其家中发现陌生指纹,抗生素也超过正常服用量,推测为被人强迫用酒灌下。
  指纹经检测为楼下住户张某。张某为外来人口,为死者同一学校化学教师,熟悉一定的药物化学知识,警方收集指纹后人去楼空。吴妻指认,张某曾对其进行过骚扰,被拒绝后怀恨在心,曾扬言要杀了吴某。邻居也作证,称案发前一周,吴某曾上门质问张某,二人大打出手。另有送气工人tຊ目击,案发当晚张某曾出入受害者房间。该案具体细节还在进一步调查中。
  目前警方已发布通缉令(见本报第16版),追捕该案重大嫌疑人张某。张某最后一次被目击,是在7月12日夜,嫌疑人老家沟赵村,随后消失不见。如有知情者,请速与警方联系。(记者 李丽)
  再往前翻,找到了7月5日的健康版:
  知名教师家中意外死亡 酒后切勿吃药
  本报7月5日讯:今日晨间,本市某中学知名教师吴某被发现家中意外死亡,死因初步判定系饮酒后服用抗生素引发身体中毒所致。
  该教师身患小儿麻痹症,然身残志坚,兢兢业业,认真负责。他刚被评上市级高级教师,全校学生自发哀悼。吴某去世后留下妻子。其妻悲痛欲绝,几欲轻生。
  据了解,抗生素药物可与酒精发生双硫仑反应,轻者出现皮肤斑疹、胸闷、心慌、面部潮红等症状,严重者可导致喉头水肿引起呼吸困难、过敏性休克、心脏猝死等。在此,特别提醒各位读者,感冒后一定要遵医嘱,不能饮酒,更不能饮酒后吃药。
  酒后不能吃的药物有很多,一般常见的有抗生素类的药物、解热镇痛类的药物、镇静助眠的药物、降压药物、抗过敏药物等。如遇特殊情况,必须服用药物治疗时,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,并严密观察。(记者 李丽)
  一系列密集的信息把我冲击地头晕目眩,这也太巧了吧?
  我将所有事情捋了一遍:24年前,张弛用“头孢+烈酒”的方法杀死了吴姓教师;1995年夏天张弛出现在香港,改名陈家华;2002年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;2019年,陈家华也同样死于“头孢+烈酒”。
  这中间有怎样的联系?
  1996年的陈家华还是张弛,但2002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。还是说陈家华在1996到2002年中间被人替换掉了?或者是用某种手段改变了样貌?但那完全是两张截然不同的脸,20年前整容技术有这么发达吗?而且张弛7月5日还在巩城,他是如何通过层层围捕,在短时间内孤身跑到香港的呢?
  另外,现在的陈家华是怎样死掉的呢?同样的作案手法,如果是两个案件是同一个凶手,那么是张弛杀死了现在的陈家华?毕竟现在的陈家华事业有成、家庭美满,如果是中间被人替换,张弛肯定恨死了现在的陈家华,杀死他动机充足。
  还有一种可能是,现在的陈家华就是过去的张弛,用某种手段改变了样貌。这情况下,他的死因有两种可能:一是受不了多年良心的折磨,自杀谢罪,但陈家华前一天主动约我采访,因此不会是自杀。
  二是被吴姓教师的亲人复仇,不是说还有个老婆么。但张弛已经改变了样貌,如果是亲属复仇,那她是怎么认出他来的?
  此外,陈君如为什么隐藏真相?为什么那么迫切急于结案?她在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?或者说,她发现了丈夫的秘密,又遭到丈夫的背叛,受到24年前杀人手法的启发,杀死了陈家华?
  嗯,一番推论下来,只有这个是最合理的解释了。
  大脑过热转动,冷静下来后才发觉到口干舌燥。我去自动贩卖机上买了两瓶冷水,一饮而尽。回来的时候,感觉摊在桌子上的报纸似乎被人动过,但也没有明显的痕迹,我怀疑是自己记错了。我警惕地四下张望,也没有什么可疑的人,只有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走了出去。走路的身形有些眼熟,但我实在想不出在哪儿见过。
  看看时间已经快4点,出入境大厅5点下班,我得赶紧走了。于是用手机拍下这两篇报道和那个悬赏公告,匆匆而去。
  签证办得很顺利,通知我5个工作日后来取护照。我掰起手指算了一下,今天周二,中间还夹着一个周末,要下周二才能取到了。
  回家路上,我盘算着在图书馆得出的几个推论,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。
  如果能找到受害者吴老师的家人就好了。回家后,我跟姥姥、妈妈打听了一圈,说是吴老师父母承受不住老年丧子的悲痛,没几年就去世了。他老婆在那件事之后搬走,2005年拆迁的时候回来签了一个字,拿了拆迁费后再也出现过。
  “不过你可以去街口派出所问问,你高中同学小于头就在那里当警察。”姥姥说。
  “我可爱死你了姥姥,你咋不早说!”我一把抱住姥姥,感觉事情又有了转机。
  我来不及吃饭就往街口跑。老街还是原来的样子,甚至小时候吃的早餐店都还在,只是里面的老板换成了老板的儿子。只不过10分钟脚程,派出所蓝色的围墙就出现在眼前。
  我推门进去,正在想怎么解释来这找小于头呢,突然发现边上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,他肤色偏黑,穿着深蓝色的牛仔裤、灰色T恤上印着大大的湖人队logo,正端着一个白色陶瓷大茶缸。
  他啜了一口茶,抬头跟我四目对视。好半天我才一拍大腿:“哟!这不是小陆警官吗?你怎么在这里?”
  “叶记者,幸会幸会!”他好像比我还惊讶,慌乱中透露着尴尬,不过很快就恢复(掩饰)好了。
  小于头拿着一叠资料正从里间出来。我赶紧走上去,一把拉住他:“小于头,我是小叶子!”小于头先是惊讶,然后抱住我爽朗地哈哈大笑,“哟,哪阵风把我们的大记者吹来啦!”
  小于头还是跟原来一样,只是个子高了些,头发短了些,也粗壮了许多。不再是那个柔柔弱弱、只会躲在我身后的小男孩了。他穿着蓝色衬衫制服,更显一层英气。现在肯定没人敢欺负他了,我想。
  我把他拉到一边,悄悄说想了解下1995年7月二中教师家属院那桩案子。没想到他说,“那巧了,这位小陆警官也是来了解这件案子的,领导安排我要好好接待。刑事案件档案一般保密存档20年,这案子都过去24年了,也不算违规。咱们老友相见,择日不如撞日,等会我下班一起去撸串吧!”
  晚上我们来到人民街大排挡,小于头还叫上了当年负责这件案子的刑警老万。人民街是巩城有名的小吃一条街,两边摆满塑料桌椅,一路上小到酸辣粉、肉夹馍、热干面,大到海鲜、烧烤、火锅应有尽有。
  这三伏天真热,风都是热烘烘的。我们要了冰镇啤酒,小陆警官以执行任务为由坚持要喝可乐,但觉得不过瘾,问老板要了好多冰块加进去解暑。
  民警老万今年已经65岁,目前退休在家带孙子。他头发花白,但还很茂盛,根根竖起,跟白色的鞋刷似的。
  老万身着老头衫,脚蹬蓝色塑料拖鞋,两口啤酒下肚,谈起这事吐沫星子乱飞:“我跟你们说啊,那件事情还真蹊跷,我们差一点就当成意外结案了,幸亏最后关头收到了一封举报信。”

相关资讯
同类推荐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