郁宁穿成炮灰郡主,我经商兴国续集起点章节+全书阅读(穿成炮灰郡主,我经商兴国)书荒必看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 >

郁宁穿成炮灰郡主,我经商兴国续集起点章节+全书阅读(穿成炮灰郡主,我经商兴国)书荒必看

郁宁穿成炮灰郡主,我经商兴国续集起点章节+全书阅读(穿成炮灰郡主,我经商兴国)书荒必看

郁宁穿成炮灰郡主,我经商兴国续集起点章节+全书阅读(穿成炮灰郡主,我经商兴国)书荒必看

郁宁
状态:连载中 来源:网络 分类:总裁
更新时间: 2025-04-26 14:05
小说详情 全文阅读
简介:

郁宁:“明天五千本,那如果每三天都有五千本呢?”徐掌柜:“啊,这!”郁宁让工匠组建团队去了自己乡下的庄子上专门做印刷,因为工人多,印刷快,所以每天大概能产两千本书。郁宁就是要让所有的书的价格都降下来,如果其他家的店想要用这种方法那也可以,毕竟做三家书店的零散生意,和做几十上百家书店的供货商相比,无论哪一个她都不亏。徐掌柜瞬间就想通了这其中的关窍,他不得不对郁宁俯首:

精彩节选

  书店要想卖的好,必须要有特色,郁宁想要兼顾的赚钱和行善。
  批量生产,薄利多销,这是郁宁想要做的。
  要想批量生产,首先得有工具。
  郁宁首先想到了印刷术,事不宜迟,她立马找了将军府的工匠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。
  本以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结果,没有想到三天后,工匠们就给她了一个惊喜。
  孙涛看着郁宁的眼神带着兴奋,刚开始她以为郁宁想要让他们做出什么玩具,谁知道居然是用来印刷的东西。
  郁宁让他们先用《三字经》来做,工匠孙涛和十几徒弟将做出来的成品给郁宁。
  郡主真是太聪明了,有了这样的印刷技术,可比用人抄写快多了。
  “郡主,你要的时间紧,我们只能先雕刻出一套《三字经》。”
  郁宁看着手里一套使用雕版印刷做出来的三字经点点头,已经能达到她想要的效果。
  郁宁:“先把这本《三字经》印五千本,然后再把我给你的书单依次做出来。”
  孙涛一惊:“五千本?”
  “郡主,会不会太多了。”
  一个书肆的畅销书一个月最多卖两百本,这五千本什么时候能卖完?
  以前书卖的慢是因为贵,可是如果原本起码要五十文的书,一下子变成了十文钱呢?
  郁宁胸有成竹:“你放心印,其他的不用管。”
  “另外,我给你们一个建议,你们可以把这些字做成活字单独雕刻,这样下次是使用只需要将字排好就可以了。”
  孙涛眼神一亮,是呀,这样岂不是更加省时省力。
  孙涛:“郡主真是太聪明了。”
  郡主府的工人们日夜赶工,郁宁趁着这个时候开始为书店做宣传。
  王大强是个樵夫,他虽然大字不识一个,却晓得读书的重要性。
  他儿子今年六岁了,也该是读书的年纪了,他好不容易凑钱给儿子送到了私塾里,夫子给学生开蒙的书选的是《三字经》,他也想给儿子买一本。
  王大强在东市西市玄武街都逛了不少的书店,《三字经》最便宜的一家书肆卖价还要五十文钱。
  而在开蒙的书籍中,《三字经》算是最便宜的一本了,他打听了一下,等孩子大一些学到更高深的内容,一本书起码要三四两银子。
  他们家一年的吃穿用度才五两银子,王大强现在开始犹豫到底要不要让孩子继续读书了。
  王大强心情抑郁,要是能便宜一些就好了。
  朱雀街的店铺大多是有钱人家才会去的,王大强路过两家书店并没有进去,他只想快快穿越这条街然后回家。
  忽然耳边一声吆喝传进耳朵了。
  “墨韵书阁,本月特价书籍,启蒙书《三字经》,十文一本。”
  王大强突然抓住在耳边吆喝的人:
  “多少,你说《三字经》多少钱一本?”
  被抓住的小童十四五岁的样子,他将手里的一张宣传单发给王大强。
  “这位大哥,墨韵书阁为了让孩子们都有书读,本月特价书《三字经》十文钱一本,限量五千本,三日后开卖。”
  王大强呼吸紧促:
  “真的假的,墨韵书阁?没有听过这个名字,这店在哪?”
  小童指了指朱雀街的一头道:
  “店主新换的书肆名字,就在朱雀街上,一共有三家,大哥若是家中有需要启蒙的孩子,三日后可过来为孩子买一本。”
  “另外,以后的每个月,墨韵书阁都会出一本特价书,售价只需十文钱,大哥家里孩子读书的话,每个月的十五号都可以过来买一本,反正孩子读书早晚用得到。”
  说完,小童还将手里的宣传单给了王大强一张,王大强激动的攥在手里,他虽然看不懂字,但就觉得这张值千金重。
  王大强打定主意,三天后他一定要早早的来。
  郁宁雇了二十几个年轻的小童在街上一边吆喝一边发传单。
  许多像王大强这样的人在听到消息的时候都震惊不已,还有许多人是不信。
  《三字经》别人家卖五十文,怎么他们家就卖十文钱?不会是假的吧。
  大家半信半疑,打定主意要在三日后好好看看。
  同样收到传单还有其他书店的老板,刘家,皇商之一,他们家经营着京都最大的书店清袖斋。
  书店的伙计在听到消息后立马将这件事情警告给了书店的掌柜:
  “掌柜的,怎么办?他们要把《三字经》按照十文的价格卖了,他们卖这么便宜,那咱们店铺怎么办。”
  “这不是在抢咱们店铺的生意吗?咱们需不需要~”
  刘家背靠善平王,在京都内一向霸道,若是有人敢和他们抢生意,刘家私下里就会教训这个人。
  书店的掌柜刘二看了一眼选单后冷笑一声:
  “跳梁小丑,谁家的《三字经》能卖到十文这么低的价格,开店做慈善么?还五千本!”
  “依我看,就是这个墨韵书阁在糊弄百姓,说不定他们把一本三字经拆分成了5份,这样一份便成了十文钱了。”
  店内小厮立刻点头:“掌柜的英明呀,居然能猜到他们的用意。”
  刘二一脸自信:
  “哼,这种小伎俩还想骗过我。”
  小厮:“那咱们用不用也试试这种拆书的卖法?”
  刘二冷笑一声:“不用,他这种卖法阴损,就算能卖得出去一时,以后这家书店的名声 就坏了,到时候不用我们出手,这家书店就得滚出朱雀街了。”
  刘二:“我记得这个墨韵书阁原先是王家的产业,怎么突然换人了,知道换的是谁家的么?”
  小厮:“听说是郁宁郡主的。”
  在听到郁宁郡主四个字的时候,刘二原本还有些悬着的心突然就放下来了。
  他这回笃定了墨韵书阁在自取灭亡。
  郁宁郡主是什么人,京都上下皆知的草包,她一个十多岁的女娃,第一次出来做生意,也不知道是什么人给她背后出的阴招吧。
  小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,什么方法都敢用。
  刘二根本没有把墨韵书阁放在眼里,有些其他书店的掌柜听到这个消息,一些人是惊慌,一些人也跟刘二是同样的想法。
  那些惊慌的人在看见刘家的书肆没有任何行动的时候,心里就安定了下来。
  是了,若是这家墨韵书阁真的将书卖到十文钱一本,刘家第一个就会出来收拾他们家。
  郁宁让人宣传了三天,效果是足够好的,京都不少人都知道朱雀街的一家书店要卖十文钱一本的《三字经》,大家都在等着买,还有等着看热闹的。
  将军府内,书店的掌柜来报;
  “郡主,五千本书已经平均分在了三家书阁,传单发了三日,效果应该是不错的,许多贫民家一传十十传百,这书十不愁卖了,只是,”
  徐掌柜欲言又止,郁宁:“但说无妨。”
  徐掌柜想了想继续道:
  “咱们这个书太便宜了,这个价钱会得罪不少同行的,对于其他家来说,这个价格书的进价都进不来,我是担心,若有书店为了报复我们,将我们的书都买走了,然后又高价卖给别人怎么办?”
  郁宁笑笑,那可就太好了。
  “他们能买多少?”
  徐掌柜:“咱们价钱便宜,五千本也不是问题呀。”
  郁宁:“明天五千本,那如果每三天都有五千本呢?”
  徐掌柜:“啊,这!”
  郁宁让工匠组建团队去了自己乡下的庄子上专门做印刷,因为工人多,印刷快,所以每天大概能产两千本书。
  郁宁就是要让所有的书的价格都降下来,如果其他家的店想要用这种方法那也可以,毕竟做三家书店的零散生意,和做几十上百家书店的供货商相比,无论哪一个她都不亏。
  徐掌柜瞬间就想通了这其中的关窍,他不得不对郁宁俯首:
  “郡主大才,天下读书人都会感念您的恩德的。”
  郁宁:“明日人会很多,得多劳烦徐掌柜了。”
  徐掌柜:“都是属下分内的事情。”
  徐掌柜待了一会,拿到郁宁后续的书店发展规划后红光满面的走了。
 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快到五十的年纪,本想老老实实混口饭吃,却居然参与了可以惠及天下学子的重要事情。
  王勤王尚书自从忍痛将书肆卖给郁宁以后心里一直点击,他也听说了这个事情,他第一反应就是郁宁不知道天高地厚。
  《三字经》卖十文?一本书的价格卖这么只有两种办法,要么是欺骗百姓,要么是为了让书肆出名压低价格得罪同行,可无论哪一个都是自取灭亡。
  原以为郁宁郡主得了这三间书店至少能够撑个半年,现在在看来恐怕一个月都撑不到。
  王尚书冷冷笑了几声,黄毛丫头,他等着看好戏。
  宣传了三天,现在大半个京都都知道墨韵书阁要卖十文钱的书了,虽说不知道具体能卖多少本,可是确实吸引了不少人。
  第四天早晨,王大强天不亮就出门,那天遇见的宣传的小童说墨韵书阁将会出五千本《三字经》,他不太相信会有这么多,毕竟十分钱一本的书,多卖一本就赔一本。
  但王大强想着,只要自己去的足够早,就算他实际只卖一百本,自己也还是能够抢到的。
  王大强走之前还以为自己是去的最早的人,可是到了朱雀街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。
  和朱雀街挨着的街道是安平道,平日里天不亮的时候这条街上没几个人,今天路过的时候怎么人多了许多。
  王大强下意识的往墨韵书阁跑,结果还没到墨韵书阁就看见一堆的人在排队,队伍已经延伸了快百米了。
  这,这怎么这么多人!
  来的居然都是一些像他这样年纪的,或父亲或母亲,甚至还有一些老人,他们来给孩子买书。
  朱雀街上有三家墨韵书阁,这家的人太多了,王大强就往另外一家跑,还以为另外一家店的人会少一些,结果在快到书店的地方看见的又是一条长长的队伍。
  这个时候天已经亮了,并且还有人在不断的来。
  王大强不信邪,他往最后一家墨韵书阁跑,结果跑到那边发现,还是一样的。
  最后不得已,只能在最后那家店门口排队。
  王大强心里打鼓,他前面起码有两百多人,这样的话,轮到他真的能够买到书吗?
  可是现在只能等着了。
  今日的朱雀街人格外的多,有些路过的人看见墨韵书阁门前排了老长的队伍不知是怎么回事。
  王莹莹在家里被关了三天终于待不住了,今日约了好几个小姐妹还有白秋水去朱雀街的瑶翠坊看首饰。
  来的比较早顺便在茶楼吃个早茶。
  王莹莹正巧看见原来自己的书肆现在改名为墨韵书阁,门前还排了好多人。
  周巧儿:
  “今天朱雀街格外的热闹,那个墨韵书阁怎么有那么多人排队?是来抢什么新出的话本子么?”
  白秋水自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,她对郁宁的关注可以说比对秦简的关注都要高。
  白秋水:“非也,是墨韵书阁卖《三字经》”
  王莹莹:“《三字经》?一本启蒙书而已,什么书店没有?有什么好排队抢的。”
  王莹莹不知道郁宁在搞什么鬼。
  白秋水道:
  “《三字经》处处都有卖,可是一本十文钱的三字经可就稀罕了。”
  其他几个小姐震惊:“十文钱?怎么会这么便宜!”
  白秋水不语,只是看着楼下的墨韵书阁,墨韵书阁发的传单她也看见了,依她所见,郁宁这个行为就是在自取灭亡。
  现在朱雀街聚集了这么多人,好多人天不亮就在这里排队,传单上说有五千本,可实际上谁知道有多少。
  如果有些人买不书,那么闹一闹应该很合理吧。
  白秋水看着其中楼下店铺的队伍中熟悉的四个人,她等着待会看一场好戏。
  郁宁她坑的自己这么惨,本来还想用什么方法能够对付她,没想到她自己把把柄露出来 。
  辰时一到,墨韵书阁的门就开了,本来还好好排队的人,不知道谁先起了个头直接插着队伍要往里面冲,结果后面的人怕买不到,也都要往书阁里面冲。
  场面一下就乱了。

相关资讯
同类推荐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