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人马整顿完毕后,崇祯带着这两部兵马随史可法前往扬州,尽管拿下了黄得功、高杰二镇,崇祯却是也不敢放松下来,继续进一步谋划,在清军南下之前,他不但要拿下南京,掌控朝堂,更是要稳固好南明的防线。崇祯知道,如今的这段时间,在历史上是个空窗期,也是给他留下的最后一点宝贵时间。山海关战役后,清廷在吴三桂的接引下,轻易地占领了北京和及其附近地区,这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意外,所以在进京之初,他们在总体战略上没有定见。甚至有些满洲权贵想的是大肆屠戮、捋掠一番,留兵镇守。
“李成栋,你这是要背叛大帅吗?”邢氏怒目圆睁,恶狠狠地看着李成栋说道。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,仿佛要将李成栋生吞活剥一般。
“夫人,大帅所做之事已经不可挽回,为免同室操戈,末将只能出此下策!”李成栋恭恭敬敬地躬身施礼道。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无奈与愧疚,声音低沉而诚恳,“而且史大人已经答应末将,大帅、夫人、公子都不会有性命之忧,而且可保衣食无忧......”
“李成栋,没想到大帅养出你这么个白眼狼,我等真是瞎了眼!”李本深、胡茂祯愤恨不已,咬牙切齿地说道。
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失望与愤怒,对李成栋的背叛感到无比痛心。
“哼!你们二人在大帅身边不思劝谏,如今却来指责我?”李成栋微微扬起头,眼神中闪过一丝倔强,“大帅此次伏击同僚,本就是大错特错。我这么做,也是为了大局着想,为了避免更多的流血冲突。”
“好了,这里的人等暂时收押,待事后再行发落。”史可法淡淡的说道,声音平静而坚定。“是非公道,自由公论!”
因为高杰伏击黄得功而引起的战乱,在李成栋的配合下很快就结束了,李成栋最后还是被崇祯打动,选择了效忠于他。
就在邢氏等人满心欢喜地以为盼来了援兵,哪成想到李成栋配合史可法、黄得功直接将高杰部下的将领一网打尽!
群龙无首之下,李成栋顺利接掌了高杰的部属,除了在抓捕过程中,有些高杰的死忠分子拼死反抗外,其他人等都是乖乖接受整编。
为了不引起太多的注意,对外只是声称兴平伯高杰突染重疾,重病不起,不能料理军政事务,由李成栋接替高杰出镇徐州、泗州地区,驻地在扬州。
到如今,江北四镇中的两镇已经被崇祯实际掌控,除了明面上的调整外,暗地里崇祯对军队进行了调整。
崇祯将自己的亲卫营扩大到二百人,仍由高文采负责,朱铁、赵孟任副职。
作为后世之人,崇祯自然是非常重视情报工作。由李若琏代管,具体则是朱戈负责的情报部门,这次则是扩张到一百人。情报部门需要的不仅仅是能战斗的人员,还需要形形色色的人员加入。这段时间,对于自己情报部门的构想,崇祯已经多次与朱戈沟通过。虽然崇祯也没有做过情报工作,可是作为后世之人,对于情报工作还是多多少少能讲一些自己的理解。再加上李若琏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调教,这个小子的进步可以说是突飞猛进。
而且朱戈天生就有做这方面的天赋,如今崇祯麾下的情报工作很快就步入正轨。而对于这个机构的命名也算是最终确定下来了,锦衣卫、东厂、西厂,这些名字已经被用废了,崇祯按照自己的喜好起名暗卫。
李来亨麾下兵马扩到三千人,其中骑兵八百;阎应元麾下兵马扩到两千人,这两千人马均为骑兵。
这两部兵马可是从黄蜚、黄得功、李成栋三人麾下抽调出来的精锐兵马,对外在名义上归于史可法麾下,而实际上则是直接听从崇祯的指挥。
所有人马整顿完毕后,崇祯带着这两部兵马随史可法前往扬州,尽管拿下了黄得功、高杰二镇,崇祯却是也不敢放松下来,继续进一步谋划,在清军南下之前,他不但要拿下南京,掌控朝堂,更是要稳固好南明的防线。
崇祯知道,如今的这段时间,在历史上是个空窗期,也是给他留下的最后一点宝贵时间。
山海关战役后,清廷在吴三桂的接引下,轻易地占领了北京和及其附近地区,这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意外,所以在进京之初,他们在总体战略上没有定见。甚至有些满洲权贵想的是大肆屠戮、捋掠一番,留兵镇守。
而多尔衮也仅仅是因为当初皇太极曾经说道:“若得北京,当即徙都,以图进取”,所以不同意就此止步。但是多尔衮对于移都北京以图进取到多大范围,心里还是没有底的。
所以此时清廷的进取还是比较保守的,他们把清军准备接管的地方仅限于河北、河南、江淮,即长江以北,甚至于示意“不忘明室”的南方汉族官绅可以“辅立贤藩”,共保江左。
当然做出这个政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清军入关之初,兵力有限,特别是满族人口稀少,补充兵员非是易事。
而不论是大顺控制的地区还是南明控制的地区,地域辽阔,人口众多,实力不弱。贸然进攻,胜负难料。
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清军除了对大顺还保持军事上的压制外,对南明则是摆出了一副不管不问的态度,甚至于在初期他们还有勾结南明,共平流寇的意图。
但是这个时间窗口并不长,历史上,南明朝廷一直龟缩于江淮以南,数十万大军只敢鱼肉当地百姓,连大顺军西撤后归属未定的畿辅南部地区、山东、河南等地都没有采取措施派兵收复。这让清廷看到了南明弘光朝廷的软弱,也让多尔衮看清了弘光朝廷实力,最终决定出兵南下,以清代明,统一全国。
说起来,历史上真正让南明覆灭的是弘光朝廷自己,要知道抛掉了北方这个大包袱,以南明的经济和产出,即便是不能收复北方,但是如南宋般维持半壁江山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。
弄作弄带,说的就是南明弘光朝廷。
有了后世的视角,那弘光帝朱由崧可以大兴土木、纵情声色、酗酒享乐,崇祯却是不敢,他要利用好这个难得的时间,在清军到来前,做好这半壁江山的防守工作。
坐镇扬州之后,崇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再接再厉拿下刘良佐、刘泽清,然后携大军之威,将自己重新推上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。
三日后,督师史可法传令,召四镇前往扬州议事。
临淮,刘良佐大营内,听到督师史可法召四镇扬州议事后,一众将官都是面面相觑。
“大帅,督师突然在这个时候召我们前去议事,是否别有居心?”总兵张毅乃是刘良佐心腹,他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。
“是啊,我怕的就是这个,”刘良佐叹了口气,脸上露出担忧之色,眼神中更是充满了疑虑,“之前高杰伏击黄得功未果,邢氏母子请来史可法为她主持公道,可哪成想史可法竟让那个李成栋取代了高杰,真是好手段啊!”
“那黄得功就这么看着,他这么轻易就放过了高杰,让那李成栋得了好处?”另一名总兵陈寿亭说道。他的脸上露出疑惑之色,似乎对黄得功的反应感到不解。
“不看着能怎样?”刘良佐说道,“不过想来那黄得功暗地里肯定得了不少的好处!史可法别的能耐没有,这和稀泥的功夫可是一流。”
“那这次我们要不要去?”张毅皱了皱眉头说道,“史可法会不会对付我们?”
“怎么可能?”陈寿亭笑着说道,脸上露出自信之色,似乎对局势有着自己的判断,“这次说起来也是那高杰挑起的事端,如此也算是皆大欢喜,史可法要的不过是平稳罢了......他对付我们有何好处?”
“寿亭说的是。”刘良佐想了半天说道,“我手握重兵,史可法又能奈我何?不过为防跟黄得功一样阴沟里翻船,你点一千骑兵,随我前去!”
“诺!”陈寿亭欣然领命。
陆穆言江宛小说的叙事方式流畅自然,情节的推进非常紧凑,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紧张感。主角陆穆言江宛每一个情节的发展都让人眼前一亮,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看点。精彩内容试读:他以前是见过陆穆言的,江宛之前带过陆穆言回家,就是不知道后来为什么分手了,江父记得那时候江宛哭了很久。今天打开门,看到陆穆言,江父震惊了许久,不过心中还是感动的。“是的,就是没有想到今天过来,就正好碰上了伯父生日。”陆穆言笑着回应。江宛心中狐疑,也没有在说什么了。几人气氛和乐融融的吃完晚饭,江父催促着江宛送一送陆穆言。“今天谢谢你,陪我爸爸过生日。”
沈绾棠顾衍小说(主角沈绾棠顾衍) 完整版,个人感觉很棒的一篇文!故事够曲折,有虐有爱,感情专一,一路悬念不停,看到停不下来,精彩内容:那个,她实在不知道待会儿该怎么办,那本小册子,那啥,她不会啊。沈绾棠只顾着自己发呆,没看到大宝坐在桌子前好奇的拿起桌上的酒壶,大宝舔了舔嘴巴,刚刚的合衾酒还挺好喝,甜甜的又很香,他索性对着酒壶喝了起来,等沈绾棠发现的时候一壶酒都已经见底了。合衾酒准备的是桃花酿,不是什么烈酒,只是没人想到大宝能喝一整壶下去。“大宝,”沈绾棠赶忙走过去扶着他,“你没事吧?”“呵呵,媳妇,”大宝眼睛有些睁不开,他伸手往前抓,“三个,三个媳妇。”
《霍砚珩乔鸢》是最近非常火的一本小说,主人公叫霍砚珩乔鸢,小说内容精彩丰富,情节跌宕起伏,非常的精彩,下面给大家带来这本小说的精彩内容:这是什么意思?难道她,知道了?她怎么会知道!他顾不得青樱在后面的呼唤,一把抱起儿子上了马车。看着父皇越发阴沉的脸,萧子尧被吓得不敢说话。正在这时,城内围得水泄不通。只因全城都在疯狂的洒着纸张。马车里的父子俩捡起一张后,看了之后相视一眼,眼里都染上了惊慌。这是什么?这时,周围又有人大声喊叫起来。【乔鸢祝霍砚珩萧子尧青樱一家三口幸福美满,永不分离。】【乔鸢祝霍砚珩萧子尧青樱一家三口幸福美满,永不分离。】
《乔鸢霍砚珩》这部小说,让我对主角乔鸢霍砚珩有了深刻的印象。他们之间的故事情节紧凑,引人入胜,使得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。内容主要讲述:跟着赶来的萧子尧下意识的喊乔鸢。“母后?”“母后!”可无论他怎么喊,都没有人再回答他。他终于慌了,红着眼睛来拉霍砚珩的手。“父皇,母后呢?”霍砚珩心里也越发慌乱,他连忙叫来丫鬟,可却没有人知道乔鸢去哪儿了。这一下,萧子尧嚎啕大哭。“我要母后!”“我要母后!”霍砚珩自己也急得要命,根本没有空管他,开始全城搜索乔鸢的下落。一天找不到,他就找两天。两天找不到,他就找七天。